以前在說明「雞蛋的構造」時
除了講解不同構造的功能

雞蛋構造圖】(點選可連到原網站)

卵黃+小白點:卵細胞
卵白、卵黃:提供養分
繫帶:固定卵黃位置
卵膜+卵殼:保護整個雞蛋
氣室:氣室附近的蛋殼有較多小孔,是小雞交換氣體的位置
(關於氣室的功能,請看這一篇【雞蛋氣室的功能


也提到卵黃(卵細胞)是卵巢分泌的
其他部位都是卵細胞在輸卵管移動過程中「加工」包裝上去的
擔心學生不懂
會多講人類的卵巢-輸卵管-子宮關係來解釋
可是
總是隔了一層紗一般在說明這個過程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組照片
我想有點背景的人應該一看就懂了


這是母雞的腹腔內:生殖器官的配置圖

一團混亂吧?!
沒關係,往下繼續吧!


將母雞的生殖器官單獨取出以後,相關位置圖


由右端起,可以看得出來排卵的順序,卵巢-輸卵管漏斗-瓶狀體-峽部-殼腺-洩殖腔。
濾泡:就是未成熟的卵細胞(卵黃+小白點)
輸卵管漏斗-瓶狀體-峽部-殼腺:輸卵管的連續構造,卵細胞通過後產出
洩殖腔:爬蟲類和鳥類的輸尿管、直腸、輸卵管都集中到這一個腔室再排出
             (所以,有人講雞蛋的外殼很髒,因為沾有尿及糞)


【卵細胞在不同位置被加工的情形】

卵細胞排出後會在輸卵管裡慢慢前進(大約24小時)
依序加工上卵白、卵膜及卵殼
然後在洩殖腔被產出
(鳥類不同於人類,只有一組卵巢、輸卵管,
  另一側卵巢輸卵管退化了,以減輕重量)


anyway,一顆蛋是由內而外組裝而成的
就像食品包裝的加工過程一樣



參考資料
鸚鵡世界 我的寶貝,到底熟了沒?
共享陽光的博克 雞蛋的結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hongi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