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一個概念好了。
在平流層中的臭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氣體,
他在平流層25-30km的高空中,
不斷生成,也不斷被分解成氧分子。
O2 -> O3
O3 -> O2
生成,是由於紫外線的能量所致,
分解,則是因為平流層的氣體中含有HO, NO等分子的存在。
HO, NO扮演催化劑的角色,能不斷分解O3,
(把他們想成臭氧殺手吧!或者叫做屠夫!...)
根據資料,平均一小時就可以更新一次臭氧了,很快吧!
總而言之,
O3在平流層中的濃度是由「生成反應」與「分解反應」兩者平衡的結果,
生成反應的速率大於分解反應,O3就會多;
生成反應的速率小於分解反應,O3就會少。
就國中所學,
就是「正反應」與「逆反應」的平衡,
當兩者的速率一樣時,O3在大氣中的含量就會保持一定。
承以上的觀念,
大氣的垂直分佈帶中,
每一區域的環境狀況不同,
25-30km的區域有有利於O3生成的條件,
所以25-30km處的O3濃度才會最高,形成所謂的「臭氧層」。
回到正題,
後來的科學家進一步發現,
除了HO, NO,Cl 原子也是促進O3分解的催化劑,
(試著想像,現在天空中多了新一號的臭氧殺手吧!)
所以,大氣中Cl 原子的增加,會促使O3的分解速率加快,
O3的濃度便會降低。
接下來的問題則是:大氣中的Cl 原子哪裡來?
1974年兩位科學家 Molina和Rowland 提出了解答。
他們說,人類使用的冷媒及噴霧劑內含的CFCs
(氟氯碳化物,又稱氟利昂,我以為是七龍珠裡面的壞人!)
散逸到環境中以後會上升到平流層,
(從哪裡上去的?聽說中緯度的對流層頂有個缺口呢!)
受到紫外線照射後的CFCs即分解產生Cl 原子。
隨後,Cl 原子便扮演分解O3的催化劑,
這麼說,正因為它可以不斷進行分解的作用而不滅。
詳細的相關反應式多達數十個,(詳細情形我不清楚,除非看原文的paper)
經過計算反應速率、濃度條件的改變以及反應停止的情況,
估計出臭氧減少量與Cl原子數量的關係,
提出「平均一個氯原子能分解105個O3分子」。
這兩位科學家提醒了世人CFCs的可怕,
後來他們也獲得199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可見得其成就非凡。
最後,還是要回答這些Cl 原子到哪裡去了?
先說我看到、知道的可能:
Cl 原子可以和NO2結合形成ClONO2(我不知道什麼是ClONO2),
這是一個較為穩定的分子,不會再釋放出Cl原子,
我們把ClONO2稱做「氯儲存物質」,
簡單說,一旦Cl原子變成了ClONO2就等於是被「封印」了。
但是,氯可能被釋放,
尤其是在低溫的「冰面」上,
ClONO2 + HCl -> Cl2 + HNO3
這情形正發生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南極上空的PSCs(極地平流層雲,是一片的冰晶),
只是,先釋放出來的是Cl2,沒有危害性,
一直到南極的永夜結束,
陽光重臨大地,紫外光便促使Cl2分解成Cl原子,
接下來就是O3大屠殺事件了,所以出現了臭氧洞。
說到這兒,
我其實還是沒有回答Nestic的問題核心,
第一,怎麼算的?我真的不知道怎麼算的...
但是我必須強調一個你可能有的「誤會」。
化學反應式中表達「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關係,
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反應物都會全部變成生成物,
在「可逆反應」中,生成物也會變回反應物。
所以,Cl 原子這催化劑的加入,
代表的是使 O3 -> O2 的速率變快,
造成O3的濃度降低,可是,絕對沒有完全消失。
我們便可以估計Cl原子與分解的O3的濃度關係,提出1:100000的比例。
而,
Cl原子消失了嗎?
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
Cl原子是改變反應速率的催化劑,並沒有消失,
所以,你的第二個疑問「Cl到哪裡去了?」並不存在。
第二,「Cl到哪裡去了?」(第二個疑問不存在,但是我還是要說明一下)
承上,Cl原子沒有在這個計算過程中消失,
如果消失了,反應的平衡會回到原本沒有Cl原子的原始狀態,
O3也會回到最初的濃度,
則沒有所謂1:100000的問題了。(詳情請見第四冊自然課本)
不過,
Cl原子是不可能永遠待在平流層中的,
他一定會和其他物質結合成「無害」的狀態,
或者飄散到其他地方,而停止對O3的破壞。
不過,以上Cl 原子的可能「未來」是我的推測,
你當作參考就好。
只是,我有合理的理由:
科學家提出:「當停止CFC的使用時,O3也會逐漸恢復原有的濃度」
顯然,
根據前面我們提到正逆反應速率的問題,
CFC及Cl原子是應該是會逐漸「消失」的,
所以,
才會讓O3的濃度回到以前的平衡狀態。
希望大家看懂了!
參考資料:
1.行政院環保署-變動中的臭氧層
2.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地科教室
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4.大氣的變遷
5.世界保護臭氧層大事記
6.F. Sherwood Rowland介紹
7.特定條件形成的催化反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