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來義走春之後
今天則是踏上了新埤的「隨性」之旅

老實說
在出發之前
除了「新埤國中」曾經去過一次外
其他一概不知
連路線都是上google map查出來的
而且
家裡沒有印表機
只好看著地圖自己畫一張「草圖」
超級草的...(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了...)
結果
我一路像路痴一樣亂走一通
所以,真的很「隨性」
(其實回來的路上走了一條沒有畫在地圖上的路
     嚇得我以為要摸黑回家了...)

這是在路上偶然遇到的紫花霍香薊花海
這似乎是拿來當「綠肥」用的
前面有一片已經被翻土機給攪爛攪和進土裡了
雖然很可惜
但是
這也是她的使命...(就像魯冰花一樣...)


這是新埤的三山國王廟
看到他
我才知道原來我腳下這片土地是客家人的聚落
哈...真虧了我是客家人
看倌們也記得「三山國王廟是客家人的廟」


這是新埤聚落的開庄伯公
伯公也是客家人對土地公的稱呼
很小一間
不過看起來很有歷史了


象徵客家聚落的還有這個「褒忠」二字
清代乾隆年間
有雲林客家人協助抵抗林爽文等人滋擾鄉里
獲得勝利而被賞賜並賜名鄉里為「褒忠」
意思為「褒獎忠義」


這是「敬字亭」
古人的人認為:
凡是寫有字詞的紙張都必須收集焚燒
並於一段時間後開壇祭拜倉頡
再將紙灰灑入江河
焚燒的地點就在敬字亭
可是並不是只有客家人有敬字亭
只是
南部(高雄美濃、屏東竹田、萬巒、佳冬、新埤)這幾個地方都剛好有
所以很特別
不過
有一說是這樣的
這些敬字亭的設置
也反應著客家人對於教育的重視
所以這些客家地區都出了不少傑出的人才(希望我也是...)


然後
這是在三山國王廟前的「張家老屋」(老屋也是客家話)
因為當時我不識貨
只覺得他門前的玄關很西式
應該是很特別的古建築物
所以拍了幾張拼接
結果網路上一查
果然是新埤的景點之一
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四年(民國四年)
是一二進式四合院
雕樑畫棟不說(因為我也沒看到)
門前的的巴洛克真的很特別
下次有機會看能不能進去參觀囉!



今天的旅程很令我滿意
瞎貓一樣亂闖
結果發現很多以前沒有注意過的地方
屏東真的很美
恆春回來以後一定還要到處走走


【參考資料】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新埤鄉簡介
屏東縣古蹟一覽表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 六堆鄉土介紹
威基百科 敬惜字紙
威基百科 惜字塔(敬字亭)
新埤 張家老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hongi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