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就課本已經介紹的基礎下,我們可以這樣子說明:
    南北兩極天生就有「臭氧稀薄」的缺陷,這跟氟氯碳化物(CFCs)無關,只是CFCs在這臭氧破洞的過程中,扮演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讓極地的臭氧加速分解,濃度就變得更低了。
    先說明為什麼兩極的臭氧濃度會比地球的其他地區來得稀薄?我想,如果你明白臭氧生成的過程,那就很容易明白。
    紫外線雖然是有害的,也雖然紫外線是會被臭氧所吸收,紫外線卻是生成臭氧的重要推手。紫外線會將氧氣分子(O2)打破成為氧原子(O),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成為臭氧分子(O3)。說簡單一點,沒有紫外線就不會有臭氧。
    那麼,地球哪裡會沒有陽光,沒有紫外線?Bingo!兩極地區獨特的「永夜」季節就是沒有陽光,沒有紫外線,而沒有臭氧的時間與地方。在長達2-3個月「永夜」的日子裡,沒有陽光照射,同時也沒有「紫外線」,所以兩極的臭氧生成量自然比地球的其他地方低,也造成濃度偏低的情況。這是先天的不良。
    CFCs入侵南極後,更加重此地的臭氧層的傷害,這是後天的破壞。不過,事情沒有這麼單純。
    南極在冬天時高空20公里處氣溫會降低到80℃以下,使由CFCs而衍生的「氯自由基」被封存在冰晶(極地平流層雲,Polor  stratospheric cloud,簡稱PSC)內,此時,破壞力會降到最低,就像野獸被天神封印石化了一樣。但是春天一到,氣溫回升,這些被封存的氯自由基則像猛虎出閘一般,突破了封印而大肆破壞,記得,一個氯自由基可以連續分解100000個臭氧分子,這破壞力是相當驚人的,所以臭氧洞特定出現在南極的春天(約9-10月左右,台灣的夏至過後)。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偏在這季節裡,極地環流(polar vortex)正盛行。極地環流是大氣的一種流動,像洗衣機的水流呈現原地打轉的漩渦狀,將極地的大氣團團包圍,這使得極地氣團無法與中緯度地區的氣體交換,好處是氯自由基會被困在極地的天空,不會擴散到其他地方,壞處是極地的臭氧也就成了犧牲品。
    綜合以上所說,南極的臭氧洞基本上是屬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共同原因所形成的。
    或許有人會問,那北極呢?
    北極也有臭氧洞,但是因為氣溫沒有南極來得低,所以情況沒有南極來的嚴重罷了。

參考資料:
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ozone1/Html/web/ozene%20hole.htm
http://www.fom.org.hk/article/ozone.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hongi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